家住长宁的徐女士凌晨4点45分就起床了,收拾妥帖在小区门口接上两位朋友,一路有说有笑地向着金山开去。“我们要去赶个热闹的大集。”徐女士笑着说。她们在网上看到,金山亭林镇后岗村每周日都会有乡村集市。“有卖土特产的、农家菜的,还有新鲜的羊肉汤申请股票配资,比起坐着飞机去东北赶早集,我们去金山可太近了。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网上说的那样热闹呢?”
1月26日,在位于沪郊亭林镇的三里后池路上,伴随着一阵阵卯时酒香和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羊汤,2025亭林镇“我们的节日·春节”活动暨“卯时后岗·乡村集市”亭林新春大市集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一杯卯时酒,人间烟火气
凌晨五点,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就着羊汤来一杯卯时酒,你体验过吗?“太好喝了,汤不膻,很浓很浓的羊肉鲜味。老板说是三只羊熬出的浓汤,一滴水都没加。”徐女士和朋友对后岗村卯时酒体验馆的羊汤赞不绝口。
卯时酒作为集市活动的亮点之一,成为当地村民和游客朋友争相体验的民俗项目。卯时酒是亭林后岗居民保持的一种习俗,一般在早上5-7点,街坊邻里聚在一起喝上一杯早酒,配上鲜嫩入味的羊肉汤,烟火气这不就来了吗?不一会儿,卯时酒体验馆已经满座,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将窗户蒙上一层薄薄的雾气,屋内热火朝天,屋外的集市也开始摆开了。
乡村就要有乡村的样子,与都市商厦里光鲜亮丽的商品不同,后岗村此次的农村集市拿出了最“接地气”的产品。酥脆可口的手工肉丸、新鲜现摘的有机草莓、甜甜糯糯的浩光方糕以及有着“鸿运当头”寓意的冻猪头肉......15个村纷纷拿出自己“压箱底”的特色民俗产品进行展销,摩拳擦掌以满足大家“一站式办年货”的需求。
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叫卖声、欢笑声和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,共同构成了一曲新春的交响乐。
一分钟抢空,亭林方糕供不应求
“老板,我先付钱预定,一会做好了能不能给我留一盒?”7点左右集市开集,道路两侧车位已经停满了,村民和游客纷纷出动挑选着心头好物。现做的亭林方糕是今天的“明星单品”,方糕老板老李告诉记者带来的货根本不够卖,“我都没反应过来,40盒方糕一分钟就卖完了。”老李高兴不已,无暇接受记者的采访,说话间就赶回去补货了。
在“十八坊集市”里,还有几位本地非遗传承人热情地向游客们介绍自家产品。在这里你几乎能找到所有喜爱的非遗元素。从大家熟知的“亭林筅帚”,到去年刚入选市级非遗的亭林黑陶工艺品,再到老百姓自家做的钩针手工品等,无不勾起人们儿时的记忆,吸引游客们驻足欣赏。
新年必不可少的还有写春联、贴福字。集市主办方邀请到本镇书法、春联和剪纸等领域的专家名士进行现场送福写春联,在书法家笔锋的游走间,随着一幅幅充满新春气息的春联和一张张满载美好祝愿的“福”字送到村民、游客手中,对新年的美好祝福也在人群中传递着。
据悉,本次集市设置了包括乡村集市、十八坊集市、迎春送福、卯食体验等众多游玩项目,给游客朋友提供了一次体验农味和年味的难得机会。徐女士和朋友都满载而归,笑着说:“这可不比东北大集差啊,吃的喝的互动的什么都有,今天真的是收获满满,这布袋子都快装不下了,以后每年过年我都会来的。”
唤醒乡土记忆,打造文旅品牌
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后岗地区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热闹繁华的集镇,在一条不算太长的老街中,茶馆、杂货铺、羊肉店、浴室等自带烟火气的沿街商铺交错排布。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越来越多的原住民离开这里搬迁至城市地区,一时间后岗地区变得相对没落。
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开为后岗重现繁荣提供了机遇。记者了解到,2024年以来,后岗村以创建上海市第六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,持续推动农村新画卷从图纸变为现实。咖法学园、卯时酒体验馆以及非遗文化展示馆等重点项目接续落地,小桥流水下映照的“沪派江南”基底使这片区域重新焕发魅力,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慕名而来,在深入了解后爱上了这个郊区老街。
“卯时后岗·乡村集市”的举办不仅是古镇过大年的亭林探索,更是“一品、二尝、三购”乡土文旅模式的一次新尝试。春节前夕申请股票配资,很多在外打拼一年的亭林人回到家乡,在冬日暖阳下喝上一杯熊爪咖啡,体验一份“近在咫尺”的惬意。